第727章 桃色如刀
古时候,青石镇外十里处有一片桃林,足有百亩之多。每逢春日,桃花灼灼,如云似霞,美不胜收。镇上的老人却说这桃林邪门得很,告诫年轻人莫要单独前往。
这年阳春三月,桃花开得正盛。镇上有个叫李文远的书生,年方二十,生得眉清目秀,却因家境贫寒,尚未娶亲。这日他从城外访友归来,途经桃林时,忽见落英缤纷,香气袭人,一时兴起,便踱步而入。
走着走着,忽闻一阵银铃般的笑声。李文远循声望去,但见一粉衣女子正在桃树下翩跹起舞,身姿曼妙,容颜绝美,竟比盛开的桃花还要娇艳三分。
那女子见有人来,也不惊慌,反而停下舞步,嫣然一笑:“公子既来桃林,何不与小女子共赏这春光?”
李文远从未见过如此美貌的女子,一时竟看呆了,半晌才回过神来,拱手道:“小生李文远,冒昧打扰姑娘雅兴,还望恕罪。”
女子掩口轻笑:“我叫桃夭,就住在这桃林深处。今日得遇公子,实乃缘分。”说罢,她伸出纤纤玉手,摘下一朵桃花,别在李文远衣襟上,“桃花配才子,相得益彰。”
李文远只觉得一阵异香扑鼻,不由得心神荡漾。桃夭又邀他至林中小酌,他竟鬼使神差地答应了。
二人来到一株特别粗壮的桃树下,但见树下已摆好了美酒佳肴。桃夭为李文远斟上一杯酒,那酒色如桃红,香气醇厚。李文远本不善饮,但在美人的殷勤相劝下,一连饮了三杯。
酒过三巡,李文远只觉得头晕目眩,眼前的桃夭越发美艳动人。她轻启朱唇,唱起婉转的情歌,歌声如泣如诉,直唱得李文远心醉神迷。
“李公子,”桃夭忽然贴近他耳边,吐气如兰,“你看我美吗?”
“美,美极了...”李文远痴痴地道。
桃夭轻笑,又为他斟满一杯:“那便再饮一杯,此后你我便是知己了。”
李文远接过酒杯,一饮而尽,随后便不省人事。
不知过了多久,他才悠悠转醒,发现自己独自躺在桃树下,夕阳西斜,已是黄昏时分。桃夭不见踪影,而那些美酒佳肴也消失无踪,仿佛一切只是一场梦。
李文远挣扎着起身,只觉得浑身无力,头晕目眩,好不容易才蹒跚着回到家中。
翌日,他竟一病不起,面色苍白,浑身乏力,请了郎中来看,也诊不出个所以然来。
这日中午,门外来了个游方道士,敲开李家门化缘。李母心善,请道士进屋用斋饭。道士见李文远卧病在床,顿时眉头紧锁。
“夫人,令郎这病来得蹊跷啊。”道士凝神细看李文远的面相,“他印堂发黑,眼下青紫,似是失了精气。”
李母大惊,忙将儿子前日去桃林之事告知道士。
道士掐指一算,脸色骤变:“不好!令郎这是遇上桃花精了!那桃林中的桃花吸收日月精华,修炼成精,专挑年轻男子吸食精气。若是寻常桃花精倒也罢了,看令郎这情形,怕是遇上了道行极深的那一个!”
李母吓得魂飞魄散,连忙求道士救命。
道士走到李文远床前,取出符纸朱砂,画了一道符,烧化在水中,让李文远服下。不一会儿,李文远悠悠转醒,精神似乎好了些。
“儿啊,这位道长说你是遇上了桃花精,快将那日情形细细道来!”李母急切地说。
李文远却皱起眉头:“母亲休要胡说,那桃夭姑娘温婉可人,怎会是妖精?那日不过是我贪杯多饮了几杯,感染了风寒罢了。”
道士叹道:“公子有所不知,那桃花精最善幻化美色,迷惑人心。你是否记得,饮下她那桃花酒后便不省人事?醒来后是否浑身无力,精神萎靡?”
李文远一愣,但仍固执己见:“那不过是酒力过猛罢了。桃夭姑娘若真是妖精,为何不当时就取我性命?况且...”他脸上泛起红晕,“我们相约三日后再次相见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