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影流光 作品

第744章 玉镯奇缘

苏将军府上有一位千金小姐,名叫苏凌玥。这姑娘年方十六,生得明眸皓齿,姿容秀丽,更难得的是性情温婉,不似一般武将家的女儿那般骄纵。

苏家有一传家之宝——一只通体莹白的暖玉镯,据说是祖上随开国皇帝征战有功,特赐的赏物。这玉镯冬暖夏凉,触手生温,更神奇的是,每逢苏凌玥身体不适,戴上它便觉舒坦许多。苏将军爱女心切,便将这传家宝给了女儿随身佩戴。

这年清明,苏凌玥带着丫鬟去城外寺庙上香祈福。马车行至半路,忽然窜出七八个蒙面劫匪。

“此山是我开,此树是我栽,要想从此过,留下买路财!”为首的彪形大汉挥舞着钢刀喝道。

车夫吓得魂飞魄散,连忙停车。护卫们拔刀相向,双方顿时打作一团。

苏凌玥在车内听得外面刀剑相碰,心惊胆战。忽然车帘被猛地掀开,一个满脸横肉的匪徒伸手就要抓她。丫鬟惊叫一声,扑上去阻拦,被那匪徒一把推开。

苏凌玥慌忙后退,手腕不经意间撞在车壁上。只听“叮”的一声脆响,她低头一看,家传的玉镯竟然裂开了好几道纹路,眼看就要碎掉。

说时迟那时快,那匪徒再次伸手抓来。就在这时,玉镯突然迸发出一道柔和的白光,那匪徒像是被什么无形之力推了一把,踉跄着倒退数步,一屁股坐在地上。

其他匪徒见状,都以为是神明显灵,吓得魂不附体,纷纷丢下武器四散逃窜。

护卫们趁机反击,很快控制了局面。惊魂未定的苏凌玥再看手腕上的玉镯,已经碎成了三截,只有些许相连,才没有完全散落。

回到府中,苏将军听闻此事又惊又怒,一面加派人手追捕匪徒,一面心疼那传家玉镯。请来数位能工巧匠,却都摇头表示无力回天。

“这玉镯碎得太过厉害,若要强行修复,只怕会损了玉的灵性。”一位老玉匠叹道。

苏凌玥心中难过,连日茶饭不思。这玉镯不仅是传家之宝,更是母亲临终前亲手为她戴上的。母亲曾说这玉镯有灵性,能护主平安,如今看来果真如此。

丫鬟见小姐整日郁郁寡欢,便打听来一个消息:“小姐,听说城南有个叫陆景年的年轻工匠,专修古玉,手艺极好,只是...”

“只是什么?”苏凌玥忙问。

“只是他家境贫寒,脾气又倔,不肯巴结权贵,故而名声不显。但寻常百姓都说,经他手修复的玉器,几乎看不出痕迹呢。”

苏凌玥顿时生出一线希望,禀明父亲后,带着碎玉寻到了城南。

那陆景年的作坊甚是简陋,但收拾得干净整齐。见到将军府千金来访,陆景年不卑不亢,只行了个平常礼。

苏凌玥说明来意,将碎玉取出。陆景年一见那玉,眼中顿时闪过惊艳之色。

“好一块温玉!质地细腻,光泽内蕴,怕是已有数百年历史了。”他小心翼翼拿起碎片,在阳光下仔细端详。

“能修吗?”苏凌玥紧张地问。

陆景年沉吟片刻,道:“碎得厉害,寻常金镶玉的法子会损了它的美。不过我有一法,以特殊药水浸泡,再以微力拼接,或可复原。只是耗时较长,需七日功夫。”

苏凌玥大喜,当即应允。

七日后,苏凌玥再次造访。陆景年取出修复好的玉镯,苏凌玥接过一看,惊得说不出话来。

那玉镯几乎完好如初,只在强光下才能看到极细微的纹路。更妙的是,陆景年在裂纹处精心雕刻了几缕云纹,不但不显突兀,反而为玉镯添了几分雅致。

“陆公子好手艺!”苏凌玥由衷赞叹,当即要重金酬谢。

陆景年却摆手道:“修复如此美玉,已是人生快事。小姐若真要谢,就按坊间常价给便是。”言辞恳切,不似作伪。

苏凌玥心中讶异,对这穷工匠不由高看一眼。付钱时,她注意到工作台上有几件极其精致的玉雕,设计新颖,工艺精湛,丝毫不逊于京城名家之作。

“这些都是公子所作?”苏凌玥拿起一只玲珑剔透的玉蝉,忍不住问道。

陆景年点头:“闲暇时雕着玩的。”

苏凌玥心中一动,想起父亲正在为皇太后寿礼发愁。太后信佛,若能献上一件别致的玉佛,必定能得欢心。她便将此事与陆景年说了,问他能否雕一尊玉佛。

陆景年想了想,道:“雕刻玉佛不难,但要别出心裁,需得有些巧思。三日后我给小姐答复如何?”

三日后,陆景年送来一张设计图。图中玉佛并非传统坐姿,而是立于莲台之上,左手托净瓶,右手施无畏印。最妙的是,他设计在佛光处镶嵌细微金丝,在光线下会呈现七彩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