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影流光 作品

第743章 货郎的赠礼

青山坳里有个小村子,名叫野果村。村子四面环山,进出不易,村中不过二三十户人家,日子过得清苦,却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。村里孩子没见过糖人泥哨,平日里无非是摘野果、掏鸟窝、溪里摸鱼,却也自得其乐。

这张五是个三十出头的货郎,长得精瘦,面色黝黑,一双眼睛却亮得很。他每隔两月便来一趟,挑着个旧担子,两头木箱里装着针线、顶针、粗布、盐巴之类。别的货郎嫌这村子穷,不爱来,唯独张五从不间断。

“张货郎来喽!”村口玩耍的孩子眼尖,瞧见山道上那个熟悉的身影,便一溜烟跑回村里报信。不一会儿,十几个孩子围了上来,眼巴巴望着张五的木箱。

张五放下担子,抹了把汗,笑道:“小猴崽子们,今儿又摘了什么好东西?”

孩子们便争先恐后地掏出各式野果:红艳艳的山楂、紫嘟嘟的桑葚、黑溜溜的野葡萄,还有用荷叶包着的覆盆子。有个叫小石头的男孩最是机灵,总是能找来些稀罕物,这次他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几株草药。

“张叔,这是我爹前些日子从后山崖上采的灵芝,娘说能卖好价钱哩。”小石头捧着那株伞盖状的灵芝,眼睛亮晶晶的。

张五接过一看,果真是上好的赤灵芝,市价少说能卖一两银子。他摸摸小石头的头:“好小子,这般金贵的东西也舍得给我?你爹娘可知?”

小石头咧嘴笑了:“爹娘说张叔常关照我们,该当的。”

张五心下感动,从箱底掏出个布包,打开来竟是十几个彩绘的小泥人,有骑马将军,有提篮仙女,栩栩如生。孩子们顿时眼睛都直了,他们何曾见过这般精巧的玩意儿?

“这是省城带来的。”张五将泥人分给孩子们,“不值什么钱,拿着玩罢。”

孩子们如获至宝,欢天喜地地去了。张五望着他们背影,摇摇头笑了,将那株灵芝仔细收好,盘算着下次多带些小玩意儿来。

如此又过了大半年。这年入秋后,张五本该来村里的日子却不见人影。头几天孩子们尚不觉得,过了七八日,便有些着急了。

“张叔从不误期的,别是出了什么事?”小石头对伙伴们说。

又等了三日,仍不见张五。小石头放心不下,约了两个大些的孩子,一路沿着山道去找。走出十来里地,果然见道旁有间废弃的山神庙,庙外扔着个破担子,正是张五的。

三个孩子忙跑进庙里,但见张五躺在草堆上,面色通红,浑身发抖,已是昏迷不醒。

小石头伸手一探额头,烫得吓人,急道:“不好,张叔这是染了热病!”

最大的孩子二牛说:“我爹说过,热病耽误不得,得赶紧请大夫。”

“最近的大夫也在三十里外的镇上。”另一个女孩小花愁道,“咱们脚程再快,来回也要一天。”

小石头咬咬牙:“你俩照看张叔,我回村喊人帮忙。”

小石头飞跑回村,将事情一说,大人们都皱起眉头。三十里山路难行,且请大夫诊金药费都不是小数目,野果村家家穷得叮当响,哪来的余钱?

眼见大人们犹豫,小石头急了,回家将储钱的小瓦罐砸了,倒出百十文钱——这是他攒了两三年,本想买把好弹弓的。其他孩子见状,也纷纷回家拿出自己的积蓄,有的几个铜板,有的只有些好看的石头弹珠。

老村长看得眼圈发红,叹道:“罢了罢了,张货郎平日待咱们不薄,不能见死不救。”说罢取出自己仅有的半吊钱,又招呼几个青壮后生抬竹床去接人。

小石头却道:“等抬回来就晚了!我先带些草药去,我认得退热的方子。”

原来野果村的孩子自小在山里跑,大都识得几种草药。小石头更是跟着村里老人学过不少,平日里孩子们有个头疼脑热,都是自己采药治。

当下小石头带上小花和二牛,背了竹筐就往山神庙跑。到了庙里,他先捣了薄荷叶给张五擦身降温,又吩咐二牛去寻柴胡、黄芩,让小花找金银花、连翘。

三个孩子在附近山坡上奔走搜寻,日头偏西时,总算采齐了几味退热解毒的草药。小石头照记忆中的方子配比捣碎,熬了药汤,一点点喂给张五喝下。

如此守了一夜,次日清晨,张五的高烧竟真的退了些,人虽还虚弱,却已能认人说话了。

见张五情况稳定,二牛这才动身去镇上请大夫。老郎中来了一看,连连称奇:“这草药方子配得极准,剂量也妥当,再晚上一日,怕是神仙难救喽!”

张五在村民照料下日渐好转,得知是孩子们救了自己,这个硬汉子竟落下泪来。他握着孩子们的手道:“我张五走南闯北这些年,没想到最危难时,是你们这些娃娃救了我的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