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5章 竹仙渡厄(第2页)
老周头忽然想起仙竹之事,忙回家查看。只见那仙竹已长至三丈高,竹节间结满金灿灿的竹米,异香扑鼻。他小心翼翼地采下一筐,煮成米粥,香飘半条街。
邻居闻香而来,老周头将粥分与众人。说来也怪,那竹米粥不仅香甜无比,只一小碗就让人饱腹终日,精神百倍。
老周头将仙竹之事告知乡亲,大家又惊又喜,纷纷来取竹米。那仙竹也奇,今日采完竹米,明日又长新米,取之不尽。全镇百姓靠这一株仙竹,竟渡过了最难熬的时日。
却说青溪镇有个王地主,家有良田百亩,仓廪充实。旱灾初现时,他紧闭粮仓,抬高米价,百姓恨之入骨。如今见老周头有仙竹产米,坏了他发财好事,又贪图仙竹神奇,便动了歪心思。
这夜,月黑风高,王地主带着两个家丁,偷偷摸到老周头院外。
“一会儿我进去砍竹,你们在外面守着。”王地主低声道。
一家丁犹豫道:“老爷,这仙竹有灵,动不得啊!”
“胡说!什么仙竹妖竹,不过是稀罕品种罢了!待我砍回去种在院里,天天产米,岂不发大财?”王地主说着翻墙入院,举起斧头就向仙竹砍去。
说时迟那时快,斧头尚未落下,仙竹忽然青光大盛,化作一团云雾将王地主裹住。只听一声惊叫,云雾腾空而起,向东飞去,转眼消失无踪。
两个家丁吓得魂飞魄散,连滚爬跑去报信。众人举火把赶来时,只见院中仙竹完好,地上只留王地主一只鞋。
第二日,有樵夫说在东山绝壁上看见王地主卡在石缝中,上下不得。众人费了好大劲才将他救下。王地主回家后大病一场,愈后竟像换了个人,不仅开仓济贫,还捐钱修井,成了镇上善人。
后来老周头无疾而终,那株仙竹在他去世那夜化作青光冲天而去。但青溪镇百姓已学会敬竹护竹,世代以竹为生,以竹为德。镇上至今流传着那首童谣:“青溪竹,青溪竹,饥时米,渴时露,善人得福恶人怖。”
每逢旱年,总有人说起曾经有一株仙竹救过全镇性命。而老竹匠与竹仙的故事,也随着青溪流水,代代相传,愈久愈香。